close

stevejobs.jpg  

1970年,賴瑞碧霖(Dr. Larry Brilliant)醫生夫婦從加州到南亞旅行,正巧碰上東巴基斯坦(次年獨立為孟加拉國)颶風肆虐,五十萬人喪生,社會動亂,民生疾苦,更不用說旅途受阻。碧霖不趕著回家,反而就地拜師學佛。次年,兩人索性辭去加州公共衛生中心的工作,發動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掃除天花」行動,接下來幾年,兩人帶領醫師團隊在印、巴地區上山下鄉,奮戰天花,1980年世衛組織宣布天花在地球上滅跡。

碧霖夫婦在1978年回到美國,除了在母校密西根大學教書,並成立瑟華基金會(Seva Foundation),最初服務對象是印度、孟加拉、尼泊爾地區的盲人,三十年來,為三百萬盲人恢復視力。現在服務範圍擴大,推動全球社區經濟自主、文化更新、資源維護、民主和人權。2008年,《時代周刊》推崇碧霖醫生對人類的貢獻,選他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百人」之一。

瑟華基金會成立第一年,一共籌募到兩萬美元捐款。收到的第一張支票赫然是五千元巨款,捐款人是一個二十三歲、名不見經傳的小夥子,叫做史提夫喬布斯(Steve Jobs)。

喬布斯上了半年大學就決定休學。他對許多必修課程毫無興趣,又覺得學校對他未來人生發展沒有助益,賴在學校,無非是浪費父母的血汗錢。他開始和朋友在家中車房內「閉門造機」,這是電腦業最樂道的故事之一。在這時,五千元可以派上許多用場,譬如在報章雜誌上登廣告推銷電腦,或是在外面租一個辦公室兼工廠,讓父母耳根清靜。窮小子卻把錢送給陌生人。

在此之前,年方二十六的碧霖夫婦也是傻得可以,放棄在美國的好差事,跑到印度去為低下階層的病患服務。從2011年回顧19701978,是碧霖、喬布斯傻,還是我們這些「旁觀者清」的人聰明?是他們放棄了機會,還是我們放棄了理想?

20056月,喬布斯在加州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了一篇動人的演說,包括現在人人引用的句子:「Stay HungryStay Foolish。」

這麼簡單的四個字,卻很難翻譯。通行的譯法是「求知若飢,虛懷若愚」,很聰明、很工整漂亮,但是離題甚遠。

喬布斯在三段講詞的第一段就直言「大學教育於我無用」。他並不是反知識,說大學無用或教育無用。身任蘋果電腦執行長,他以個人魅力壟斷媒體,讓大家競相推測蘋果的一舉一動。不斷推出讓消費者漏夜排隊、搶購「非要不可」的新產品,而不像一般企業領導人,削尖腦袋,追逐市場。他的「飢」,是不安於現狀、不做肥貓、不被成功腐化、不斷創新,與求知並沒有直接關聯。

再說「虛懷若愚」。在現代社會裡,謙虛不是美德,況且大部分人只認識形式上的、客套的謙虛。喬布斯對史丹福畢業生說:「不要讓別人七嘴八舌的意見,紛擾你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氣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說這話的人,怎麼會勸告別人「虛懷若愚」?正好相反,許多人說喬布斯獨斷、專制,他從不相信市場調查、焦點小組,而完全信賴自己的直覺。 他的「愚」,應該是寧為呆子、保持傻勁、不向現實妥協、不失赤子之心。

如果一定要套用四字一組的格式,也許可以把「Stay HungryStay Foolish」翻譯成「追求理想,擇善固執」?

這幾個字並不是喬布斯創造的,他是引用一份嬉皮雜誌《全球目錄》最後一期的告別詞。六、七○年代,中國大陸閉鎖如銅牆鐵壁,台灣視嬉皮為反文化道德的大毒草,全力圍堵,不能容忍那一代年輕人的異見,不能體會嬉皮在「腐敗生活」之外,有重大的人文、靈修的突破。嬉皮風從六○年代吹了十幾年,到七○年代中期已經呈現過眼雲煙。《全球目錄》休刊,雜誌關了門,卻沒有從喬布斯的心裡消失。三十年後在史坦福引用「Stay HungryStay Foolish 」作演講的終結,這是他「赤子之心」另一個證明?還是預兆自己的告別?

與其猜測喬布斯的心意,何不「用心」重讀他的講詞?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側寫喬布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恐龍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