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久以前在網上看過六六編劇的【媳婦的新時代】,覺得挺有意思的。  兩天前才從網路上搜來六六早年寫的“雙面膠“,迫不及待地下載到電子書上,而且很快把它看完了。剛剛開始看的時候,真是驚嘆六六怎麼就描寫的是我家婆媳互動的全貌來的(哈哈)。趕快給六六按幾個”讚“。

                     雙面膠1                

不得不佩服六六的心思細膩,而且真真實實地刻畫了很多經典的婆媳對招,娘家的無條件的精神及財力贊助,以及小兩口的隨意不拘又甜蜜恩愛的新婚小日子。原來,古今中外,人人的婆媳故事大致都是不相上下的。因為,你不得不敬佩中國人的偉大思想傳承,雖然已經早就進入二十一世紀了,很多十八世紀老祖宗的封建思想和習性仍然代代相傳,深植人心。

即使是老愛拍著胸脯大言不慚地說自己是新時代,擁有開明開放心胸的老一代父母,很多時候也落得只是個說一套,做一套,擁有雙重標準的人。這就是“雙面膠“所要陳述的重點。其實這些事實和論調和我先前看過的那本“母愛真可怕”完全是可以相互輝映的;小說詳細地描繪了真實世界裡發生的點點滴滴,散文則推陳出種種觀察、發現, 歸類及印證。

婆媳之間的衝突,千古不變;有幸的雖然摩擦在所難免,但始終還能維持表面上的和平共處,不幸的就要鬧得雞犬不寧,甚至家破人亡;雖然像書裡麗鵑最後不幸的下場,簡直到了一種完全沒有必要的殘忍犠牲的極致,可是我也非常相信在廣大世界的各個角落,如果因為種種原因,離婚不是可行的選擇,像這樣一直發展到忍無可忍,而最後鑄成大錯的悲劇是很有可能常常發生的。

為什麼婆媳衝突不能避免?答案非常簡單,因為這兩造是“利益相衝”的“情敵”,而且本質上根本就沒有平衡點的存在;雙方人馬都想不開,都想要那個做丈夫/兒子的男人對自己人最好、最上心,而且很容易就無形中走上較勁的路。

火上加油的矛盾,主要是源自於被動的姻親關係,才把兩方人馬莫名其妙地被迫牽扯在一起,而且是透過一個兩方都深愛的中間人,關係才突然間必須變得非常親密。當各人站在自己的立場為出發點來看待任何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時,都會無可避免地存在一大撥一廂情願的偏見;會設身處地替對方的立場著想,而且願意打開心胸不堅持己見的,絕對是鳳毛麟角;這也就是為什麼婆媳衝突層不出窮的最大原因。

在這一點上,已經被西方文化沉浸銀很久的我,不能不感嘆而且敬佩西方人的智慧。聖經上說(雖然我不是信徒,不過有智慧的話語我還是很願意聆聽學習的),人結了婚就要離開原生家庭,與配偶共同組織自己的家,開始獨立自主的成人生活。當然這並不是說要人拋棄原生家庭而不顧,而是因為有了自己的家以後,需要把這個家的幸福快樂當作第一優先,因為原生家庭的深厚血緣和親情是永遠都不會因為時間和環境而改變的。

然而,新家庭的良好關係卻是需要慢慢培養,並且悉心維護的;尤其是當第三代來報到後,小夫妻更需要投注所有工作謀生以外,為數不多的剩餘時間和精力來維持家庭的正常運作;這在現代典型的雙薪家庭來說,是個非常嚴峻的考驗,如果原生家庭還要打著家人的愛心和厚意的旗幟,堅持無所不在的參與,反而會弄巧成拙,把原本簡單的小家庭生活搞得雞飛狗跳、不得安寧,因為立場不同,人多口雜、互不相讓而導致小家庭破碎的情況並不在少數。

很不幸,雖然人人知道養兒防老的觀念早已不可靠、不合時宜了,可是在心裡面就只有這種想法的人,仍舊大有人在;他們一直用希望兒女們能保有中國傳統美德來做幌子,私底下還是衷心期待子女能夠晨昏定醒百般孝順,使他們不僅能夠面上有光,又能得到養兒防老的實質目的。

不過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小家庭哺育下一代的階段,做新手父母的都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小時,自己擁有三頭六臂來應付裡裡外外緊張繁忙、壓力龐大的生活挑戰,事奉高堂父母變成有心而無力,這難道是口口聲聲說愛護小輩的高堂父母們很難了解並接受的嗎?!

其實,我看見大多數的兒女,不管是中國人或外國人,到了父母年老到無法自理生活的時候,都還是會盡量選擇最好、最合適的方法來幫助父母度過餘生的,高堂父母一廂情願希望子女不顧一切的“愚孝”給下一代所帶來的更多的家庭問題,難道是他們願意看到的嗎?

其實任何人,不管身為高堂父母,或是孝順子女,如果能夠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健康快樂、有滋有味,才是送給周圍親愛家人最好的禮物。

作為高堂父母的人,原來養兒育女責任已了,應該全力怡享天年,卻還整天為兒女操心,早該放手卻害怕自己被看待成無用的人,或是看不得兒女因而不能生活得舒適安穩而不願放手,趕快別再癡人說夢,自欺欺人了;放下自我,也放掉你的兒女吧,兒孫自有兒孫福,如果他們不幸沒福好享,那也不關你的事,你已經鞠躬盡瘁了,何必還硬要把兒女自己營生的擔子和責任全數攬回自己身上,為古人擔憂呢!?

如果對子女的愛濃得實在化不開,又生性閑不下來,與其攪亂子女簡單平靜的小家庭生活,倒不如把寶貴的時間精力拿去做志工,將多餘的愛奉獻給其他更需要的人群,那不是更利人利己,造福社會上更多的人了嗎?!

六六有一經典之說是這樣說的:做丈夫的,你可以是一個好丈夫,你也可以是一個好兒子,可是你不能既是個好丈夫,又是個好兒子。這句話直搗核心,把夾在婆媳衝突之中做夾心餅乾的“丈夫/兒子”,給了一個真正明確的定位。這也就是說,做丈夫/兒子的千萬別以為可以同時成功地把母親和老婆兩方面都擺平,這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做人難,做兩面人更難,這恐怕就是全書所要表達的最亮點。

男人不一定個個都有強烈的戀母情結,可是需要從母親那裡“被接受”並“肯定”的心是到老都不會改變的,這種需要其實是對母愛需求的衍生。女人做起來天經地義, 自自然然,可是在男人的潛意識裡可能存有很大的心理障礙。

男人都是愛打踵臉充胖子、死要面子的,如果讓老媽看到自己在家並沒有像中國傳統八股文化裡皇帝般的尊榮寵辱地位,不一定時時刻刻被妻子兒女完全尊敬服從,(尊敬服從並不是浪得虛名的,都是要從尊重妻子兒女,和平妥協,辛辛苦苦、一點一滴賺得的)就會覺得臉上無光,而自以為最簡單的扳回面子的辦法,便是要妻子在父母面前如小妾一樣萬事順服。

這種做法剛好打破了男女在現代婚姻裡好不容易才建立並維持起來的平衡地位,如果只是短時間的逢場作戲那也就罷了,一旦變成長時間違背常理的心理逼迫,就會把一個原本好心情又好脾性的老婆, 逼上極其不爽又永世不得翻身的不歸路。如果男人又不能體貼妻子的難處而及時懸崖勒馬,還給妻子一個公道,那又怎能怨老婆不能通達情理,不能像自己一樣孝順父母了呢?!

書裡的麗鵑和亞平婚後的小日子過得安安靜靜,甜甜蜜蜜;關於情感,金錢及家務的共享和分擔,兩人配合無間,而且彼此也摸索出可行的,微妙的進退應對潛規則,但是這樣的平衡,一點都經不起上一代家人的加入,以及他們帶來的種種摩擦及考驗。

麗鵑的婆婆一心想要把不同時代,沒有共視的麗鵑教育成她所認可的傳統媳婦,但是麗鵑發現,這種不切實際的教育和期望都只“傳媳不傳女”(實在是太經典了!!)。原來,天下的婆婆都一個樣!完全是不折不扣“雙重標準”的忠實信徒,她們一面站在自私的立場來溺愛自己的兒女到不行,又理所當然的把所有八股教條裡的責任義務全部都加諸於別人家的兒子/女兒身上。

簡單的舉例來說,她們會疼惜有工作的女兒,不願她回到家還要像別的女人一樣辛勤勞苦操持家務,所以如果不是願意無條件為女兒的家庭做牛做馬,便是覺得如果女兒十指不沾陽春水是應該的,可是對於“沒什麼感情又把兒子從自己身邊搶走“(**非常關鍵**)的媳婦(再怎麼樣都是外人啊!!!),卻往往不但吝於給予區區的精神支持,反而總是很難不處處雞蛋裡挑骨頭,對她的持家育兒技巧百般批評。

她們會認為飯來張口、茶來伸手、家事不沾手的兒子是應該的,可是對於也上班累了一天的媳婦回家除了要張羅一桌子飯菜,吃完飯還得收桌子洗碗擦地、替孫子查看功課、張羅他們洗澡睡覺,卻認為是做媳婦理所當然應該做的(難道她們自己的女兒就不該做媳婦應該做的?別人的女兒在她家被操成丫環、婢侍一般,都是天經地義的?!)。

我理解,很多人都很擅長在不同對象和不同狀況下有各式各樣的說辭、解釋和藉口,“自我反省“是改善現狀和自我提升的第一步。 老一代的人也許停止了學習,而且容易固步自封,所以我們對他們不應該存有任何期望,但是比較年輕的高堂父母(或是我們自己也升級成了他們那樣的輩份),應該要有長遠的眼光、智慧和學習的心,盡量認清並改善自己不適當、不合時宜的思想和言行,將可能不好的影響減到最低限度。

下面這一段原文看得我不由得會心一笑,怎麼就和不斷發生在我家的狀況是同一個翻版;

是說婆婆來訪的即刻例行檢查。-----“一进家门,婆婆把包往地上一扔,就开始各房间四下仔细打量。这家可够乱的啊!你们忙得都没空收拾。婆婆笑眯眯地评论,一句话就让丽鹃凉了半截的心。这可是收拾了6个小时的结果。若要是没收拾,还不知道给批成什么样了。丽鹃撇着嘴暗自嘀咕。” ----- 還有就是動不動就嫌媳婦愛花錢專買貴東西。做婆婆的朋友,請你們務必要拿出同情心,體諒年輕的小一輩沒經驗,不那麼會過日子,如果小兩口還能把日子過得順順當當的,沒像你的女兒那樣把你當私家小銀行,隨意開口向你們借錢,就不要再在那裡瞎操心,窮攪和,又製造亂子啦!

另一段經典的是婆婆要在兒子媳婦家強做當家的第一步 ~ 把兒子的家按照自己的喜好布置。----- 丽鹃一眼望去,觉得家里很陌生,或者说似曾相识。最显著的变化,家里按照婆婆的意思,重新摆弄过了。餐桌上的亚麻台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一次性塑料布。桌上的水晶花瓶也不见了。婆婆眼里真有活儿!我昨天想着别把亚麻桌布给弄坏了,今天就换过了。不过花瓶呢?”丽鹃心忖。我替你把桌布收起来了。那种高级货平时生活用不到的,还弄脏了败色,那都是来客的时候铺好看的。花瓶我也收柜里了,放那里落灰。婆婆的话跟着丽鹃的眼睛走。 布艺沙发从靠背到座位都依次铺上了毛巾被。因为一条毛巾被是铺不满的,所以两条不同花色图案的毛巾很不协调地塞在边边拐拐。原本与装潢配套的彩色沙发,现在变得不伦不类,像千疮百孔的百衲衣。那沙发敞在空气里,没多久就不鲜亮了,要好看得懂得维护,平时不来人,蒙上个罩子有什么要紧的?来人再撤。这样洗起来也方便。”   丽鹃很想说:要紧。很影响我生活的质量和我家居的心情。我可以和亚平滚在沙发上做爱,但现在就失了兴趣。----- 哈哈,這麼寫實的描述,讓人讀後哭笑不得。

看完這本非常具有娛樂價值又寫到很多媳婦心檻裡的書,不禁令我深思:到底婆媳衝突有沒有辦法避免?答案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個人認為,如果做不到設身處地為對方的立場著想,不如從下面這幾樣做起:

第一,要停止“對著幹”的心理、言語和行動。

停止“對著幹”,是要能夠承認自己擁有不安,憤怒和受傷的情緒,接受、允許,並寬恕自己這些反面情緒,不再在乎衝突存在的可能性,還有意識到這樣的你,自己也正在表現對“愛”的需求;

第二,要接受事實,放棄希望對方會改變的奢望。

放下自己,也放過對方,因為我們不能改變別人;比如說,如果公婆對實踐雙重標準不遺餘力,並不樂意你既然嫁入他們家門,還要花時間金錢孝敬你自己的父母(外家人),你就要明白,他們的自私自利心理,不過是人之常情,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你要向他們委婉但明確地提醒,你也是有父母的人,你去見見父母或孝敬父母,不過是做兒女最基本的、天經地義的事,就像他們也認為他們自己的兒女應該把孝道做得盡善盡美。 如果他們還是不高興你去孝順父母,那就再也不關你的事了,你還是要盡量孝順自己的父母(很重要的是,“如果你不做,沒有人能替你做”~ 你的兄弟姐妹只能用他們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孝敬父母,而不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式,而且,你不能強迫他們照你希望的方式做);

第三,要先改變自己。既然我們不能改變他人,我們只好改變自己的心態,來作為平衡這個不公平也不公義狀況的方法。

退一步,海闊天空,當我們改變了自己,對方看到你的改變,也會自然不好意思而放棄較量了。也就是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有一方願意放下身段,不和另一方一般見識,那爭權奪利的戰火就很難燃起。

舉例來說,如果公婆還是習慣把已成年成家的兒女成天栓在褲帶邊上,事必恭親參與,你又不愛他們成天沒事就來造訪視察,對你的居家生活虎視耽耽,與其滿心不快,不如改口說你擔心他們舟車勞頓,然後頻頻攜家帶眷去他們家做孝順子女,讓他們應接不暇、疲於奔命,保證不消幾個回合,他們就會覺得雖然歡喜滿意兒子媳婦想要晨昏定省的孝心,但為了體卹兒子的奔波勞苦,不如暫且鳴金收兵,讓你們得空便留在自家乘涼算了;這樣一來,雖然改變的是你的心態,收到的效果卻是皆大歡喜。   

arrow
arrow

    恐龍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