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閒話世間法的兩面性                      

 

擱置了許久的筆,覺得佛法沒有什麼好寫的,也說不出來,三藏十二部還不夠多嗎?說修行,我更是慚愧,煩惱一籮筐,動不動就要生上自己老半天的悶氣,忍不住時就發出來,搞得大家都不愉快。不過如果就二法門來說,說了白說,不說也是白不說,那麼便姑且談談,想到什麽就說什麽,如果有什麽冒犯之處,也請大家多包涵包涵。


就話說慧訊吧!因為在拜讀許多文章中,往往覺得看到許多的矛盾,莫衷一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又豈不這樣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該怎麼辦呢?說到此,便不得不說說世間法的兩面性,所謂世間法,又稱做二法,二法門,相對論,因為有其兩面性與相對性,和易經的陰陽說相對應。所以談到二法,便不能不談一談易經。易經是部千古的奇書,筆者才疏學淺,也只能在此粗略的談一談!

 

易說陰陽,由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至於萬事萬物。無極無形無相,比對於佛家的空性,含藏於萬物中,不可分割。舉個例子來說,數學上有零(0),是加法的基本元素,壹(1)是單位元素,1+0=11+0+0+ 0...還是1;2+0=221+11+1+0+0+0...還是2;31+1+1+0+0+0.....以此類推。所以01,便可表出一切, 0亦含藏於萬物中,不過這個零,還是相對的零。我們現在刻不離手的手機,以至電腦、家電,都是靠01來操作。據說電腦的發明,是一位歐洲學者得自易經的靈感,不知道傳言是否正確。

 

易經對有形世界的闡述,可以說在太極圖的圖像中表達盡淨。由無極到太極,便是從空到有。太極表示陰陽一體,陰陽的絕對平衡。所以萬有的存在,必定是陰陽各半,交互制衡,相生相剋。無極雖生太極,可是只是退居幕後,並不就此消失,仍在冥冥中居中調停,而且這個平衡力量永遠都不會消失,就像一只隱形的手。不過,易經著重的是有形世界;把空、無相描述的最淋漓盡致的,還是佛家。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易經中最受益的一卦―—「謙」卦,又叫「地山謙」,高高的山埋藏在地下,不炫耀,不顯。經:「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古訓說:「謙受益,滿招損」。中國人把謙與虛常常擺在一塊,叫做謙虛,虛心學習、虛懷若谷。在佛家來講,則是心如虛空,作到極致,即是無心,若腦筋轉個彎,換個方向來想,就是因為空無一物,所以與萬物不相為礙,可以無所不容,無所不包,成為虛空與萬有不二。

 

走筆至此,就想起前幾期中佛青有篇行參居士所寫的「修行人的優越感」,固然人有須要被別人接受、認可的需求,可是另外一方面,是否也覺得自己有些心虛、自卑,要靠佛法來撐撐門面呢?所以驕傲的另外一面,很可能便是自卑、不足,所以會反映出「我比你高,我比你好」的心態。人為什麽會貪得無厭呢?不外乎是心靈上的貧乏,老是覺得內心不紮實,缺乏安全感,於是要靠不斷的追逐,以補足不足的東西。可是缺的是精神,怎能靠外在的東西來填補?所以說我們是心靈上的窮人,一點都不為過。就好像人體缺了維他命、微量礦物質,身體便很自然的饑餓,於是不斷的吃,可是吃進去的都是垃圾食物,沒有補充到所缺失的營養素,愈吃愈胖,愈胖愈吃,陷入惡性循環。另有些人,則靠著吃來填補心靈上的、情緒上的空虛,那更是等而下之了。

 

再回到兩面性吧!什麼是世間法的兩面性呢?簡單來說便是我們常說的「有利必有弊」,「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失而復得,又焉知非禍」,所以看事情一定要看到兩面,有好的那一面,也有壞的那一面。沒有老是佔盡便宜,或是儘吃虧的事,「吃虧就是佔便宜」,焉知這個虧不是便宜呢?另外,有正向思考,就有所謂的「逆向思考」,最理想的當然是雙向思考,面面俱到。雖說是兩面性,可是,也是事情的一體兩面,在西方也有一說:一個硬幣有兩面(There are two sides of a coin),如劍的雙刃(Double-Bladed Sword),有好處,就有壞處。中國人說是禍福相倚,難易相成。在此要特別注意到這是一體的兩面性,是一體含有兩面。要知道,黑白是同時存在的,就如同陰陽的同時存在而不可分,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沒有絕對的陰或陽,陰陽也可以相互轉換,陽極生陰,陰極生陽。

 

在此,也要提醒大家,慎防落入二分法(Dichonomy)的巢臼不是黑的,就一定要是白的。難道不能有花的、黑白相間、或是彩色的嗎?不是是,便是非,便會有是是非非。沙士比亞曾有名言: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不也在選擇中度過:要不要去這裡,要不要去那裡;買這個東西好,還是買那好。所有的優先順序、緩急輕重,都是在二法門中,真的是日用而不知,也可以說是我們的無知無明(ignorance),對手邊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相對的例子,真是不勝枚舉,舉凡高低、漲跌、上下、長短、大小、高矮胖瘦......等等等等都是。畢竟,我們是生活在相對的二元世界中。

 

佛教中也有所謂的「執兩用中」,便是能夠執持兩邊,卻要行於中道,這兩邊便是二法,不單是指的有斷有常。另外,語文一說出來,便會落入二邊。立了一個論,必定有立論點的前提與假設,也可以有反面的理論,如果前提與假設站不住腳,那麽裏立論也就立刻被推翻了。我們常常看到辯論會有正方,有反方,認為真理愈辯愈明,可是真理往往是辯不出結果的,勉強能說的,便是在當時情況下,比較有道理,是一種相對的真理,事過境遷,時代變遷了,那麼道理便會有所不同。邏輯上常有所謂的「兩難」,比如我們所說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永遠無法定論,因為我們深陷在大家認為是對的前提中,那是什麼呢?便是群眾的我見,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成為一種公設。公設或前提錯了,推論就沒完沒了。比如說,我們看到蛋生雞,雞又生蛋,在單脈相傳下,這是對的,可是只有公雞或是母雞(公與母,又是兩面),雞是生不成蛋的,只能做無性生殖,複製雞。那又是從何時開始有兩性的雞出現呢?若是開始時就有了兩隻雞,為什麼不能有第三隻?第四隻?以至於無數隻?幹嘛還要生蛋?另外,便是說一定要先有雞,後有蛋,非分先後不可,難道雞與蛋不能在起始時就是同時俱生的嗎?事實上,每一個蛋,都是成雞的縮影,每一個雞身上的細胞,都是由最原始的大細胞蛋所分裂出來的,具有一模一樣的基因,只是其外相大小不一 樣。因為小雞日日都在成長,那麼我們是否可說,「先有小雞,還是先有成雞呢?」大概又可以做個千古吵不完的話題,如莊子中的「白馬非馬」一樣,可以讓人深思,可是若不注意, 便會掉在裏面,我想莊子的深意,是要人破除文字相,邏輯相,文字只是一個工具,不要抓住了不放,陷在淪陷區裏出不來。

 

此處不知讀者注意到沒有?文字很難,因為本身就有限制性. 是一種制約(constriction),一不小心就會陷入一邊,夾纏不清,這就是筆者有時不太喜歡寫的另一個原因。人因為習慣性的思考,常常只看到一面,而忘了另一面,或以偏概全,一以概之,或者先入為主,前見占住,後見進不來,便造成偏見。所以沒有什麼好吵的,為什麼要吵呢?說句不客氣的話,便是道理還不夠通達。做個不倫不類的比方,正是應了「做賊的喊捉賊」,不打自招。說得愈多,愈是顯露了自己的弱點。

 

人們總是不喜歡逆境,只想要好的,不想要不好的。可是這不好的,就一定不好嗎?生命中的病、破、敗、殘,總是在我們不經意間到來,揮之不去,即便我們是如何的心不甘,情不願。可是這便是生活上給我們的試煉。如果老是在順境中,像天人般幸福,那麽修行就很難進步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慢慢學會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所以下次財物有所損失時,不妨自己安慰自己,就算是破財消災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恐龍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