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教育最大的目的和宗旨,就是訓練兒女在長大之後(父母不在身邊時),可以獨立生存,快樂又積極地面對人生的各種起伏和挑戰。

                  IMG_1601  

當我在診所看到A夫婦時,他們擁有一個極為成功的生技公司,是A先生的家族事業,而且A太太家是日本某大汽車公司的繼承人之一,他們英文很流利。他們有兩個兒女,從小就在美國接受教育,書都讀得很好,美國名校畢業。為了家族事業,也都是生化工程專業畢業,現在都在自己公司上班。A堅定的說,「我完全不偏袒自己的孩子,他們都得從基層做起。」

兩個30多歲的兒女,究竟表現如何呢?夫妻兩人相對看看,苦笑著說,很想把他們fire掉,他們自己也希望趕快被解雇吧。

我問為什麼?A太太說,因為他們做什麼事,都沒有動力和衝勁,缺乏勇氣,是真正的零動機(Zero Motivation)!兒子自小就被培養接班,但是他就是喜愛創造音樂,從進大學就開始參加樂隊,玩音樂不賺錢,但是依然堅持要走音樂路,和他一起玩音樂的同學早就轉做正職了。女兒更糟,迷於宗教,明明可以成績好到夠格進醫學院,她卻想到非洲去宣教。兩個人的夢想都不切實際,都想逃開這個家。

A先生激動的說,「問題是他們根本缺乏自律,早上起不來,晚上又不睡。在家裡時,就是躲在自己的屋子裡玩電腦。對公司的工作沒有興趣,沒有吃苦和努力,如何可以完成夢想?我們看他們是零動機,不知有沒有什麼「藥」可以給他們吃,改進他們的懶惰?」

這對夫妻有所不知,當父母是強勢又有力的,加上無微不至的照應,兒女從小到大沒有吃過苦,一旦兒女沒有了溫暖的庇護,如何面對壓力,走出自己呢?其實教育最大的目的和宗旨,就是訓練兒女在長大之後(沒有父母時),可以獨立生存,快樂又積極地面對人生的各種起伏和挑戰。父母必需聯手合作及時讓他們出去,鼓勵他們做自已。人生有順也有逆,父母不該過份保護,因為兒女遲早多得克服自己的逆境。不放手的父母,兒女永遠是走不遠的!

父母一代走過移民、結婚、立業、生子,一路跌跌撞撞,但一旦牽涉到管教兒女的感情關係,就掀起一連串的自覺和不自覺的反應。往往越為成功的父母,如自我感覺甚好,父親會要求兒子成功,也就是要他「青出於藍」。父親對兒子的期望或是母親對女兒的要求,往往是無形的壓力,期望越高就失望越大。尤其是在這個成長和移民的過程之中,如果父母說「兒子怎麼會淪落至此,叫我如何見人?」「我的面子都給他全部丟盡!」或是「他怎麼會做出這麼愚蠢,丟人的事?」等等。成功父母的批評容易造成兒女的失敗,扼殺又拖垮了兒女的自信,和最後的努力存在價值!

這讓我想起就是1960年代到1990年代美籍華人王安電腦事業破產的故事。在1680年代,華人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在剛剛萌芽的電腦時代,居然有一位中國新移民王安隻身和美國IBM競爭。美國王安電腦公司創始人王安博士是個傳奇式人物。

王安在1920年出生上海,從小是家中五個兒女的老大,天資聰穎,自小就有驚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王安順利進了高中,然後考進上海當時最優的大學,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於 1945年拿了兩年獎學金就來到美國哈佛大學,1949年完成應用物理的博士學位。他當時的研究論文的導師是Dr Howard Aiken,就是在這位電腦祖師的領導下,王安發明了當時電腦最有用的磁性記憶磁芯the magnetic memory core 。很快地,他的科技發明嶄露頭角,成為華人之中第一個被美國電腦巨人IBM聘請的技術顧問。IBM也因為他授權的發明專利,才得以大力發展商用電腦,稱霸世界。王安也是第一個進入美國「名人堂」的亞裔科學家,與發明電話的Bell貝爾,發明電燈的愛迪生Edison等人齊名!

後來他在1951年在波士頓成立電腦公司Wang Computers Laboratory,在1980年時的營業金額曾達30億美金,他本人曾經名列美國第五大富豪,當時驚動了整個華爾街和全世界!尤其在1970年初,他這位電腦天才,把小型的電腦系統應用於辦公室,在最適當的時候,開拓了辦公室自動化的市場,當時是全世界辦公室用電腦的先驅,業績蒸蒸日上。

但是在1990年,王安因為癌症過世,過世前,王安公司早已停發股息紅利。公司股票從1983年的每股 40元早已降到 1989年的 6 元。到他死前,每股又降到3.75 元。以至王安去逝之後,公司負債高達美金9300萬元!為何會在如此短暫的幾年,事業會如此一落千丈呢?王安的成功是因為他是天才,王安的失敗也因為他太相信自己的才情和判斷。現在各大學的商學院的負面教材,會用他的故事來教導學生,用的名詞叫「近親繁殖效應」,什麼意思呢?就是人力資源上的近親繁殖,扭曲了用人標準,導致了內耗嚴重,管理混亂,組織目標不能實現。

王安多次公開表示「我是公司的創始人,我對公司擁有完全的控制權,當然我的子女能有機會管理公司。」遺憾的是後來他的許多忠心幹部先後離開,王安公司與銷售公司關係急速惡化,因此沒有抵擋住其他對手的競爭,公司元氣大傷導致一敗塗地。王安眼看公司虧損,自己病重不能再帶領員工力挽狂瀾,於19903月在麻州州立醫院走完他70歲的一生。

這和過世不久的紐約市長彭博的人瑞母親的做法不同。彭博21歲喪父,母親看著彭博靠自己努力,白手起家,由0到億萬富翁。她老人家給兒子的座右銘是告訴他對控制不了的事,不動氣也不埋怨。就像一個人摔倒了多少次,都不是失敗者。一個埋怨別人讓他摔倒的人,才真是個失敗者。

其實王安和他的繼任者都是人才,只是作為父母的人可以疼愛自己的子女,但是真實的人生沒有一個父母可以幫助兒女一輩子,兒女遲早都得學會要對自己負責。在兒女羽翼未豐前,父母可以依照兒女的興趣,從旁扶持,依他們自己志趣修學謀生才能。但是遲早都得兒女自己學會如何立足世間,而且越早越好!

成功的父母常常忽視了孩子的正常成長軌跡,一個人的成長有必然的歷程,中間一定要經過挫折,由挫折中學到的經驗才會應用。生命之中必需有失敗的壓力,對抗的方法也必需自己找出壓力來源,消除它,克服它才是真正的紓壓。王安本人,經過中國到美國,自身所遇的困難就是書本上沒有說過的,他一一面對,這就成為他的才能和動力。但他的後輩自幼生長在優渥家庭,習慣於有求必應,沒有挫折,沒有挑戰,怎會有他那樣的動力和危機處理能力。

「近親繁殖效應」給很多成功的新一代華人企業家警愓。台灣著名企業家郭台銘和施振榮,就沒有要兒女參與任何他們一手打拚的事業,而鼓勵兒女擔起關懷社會重責,不再走父業子承的傳統道路。

華人父母大都是好父母,許多人移民的理由是為了兒女前途,加上少子,父母常將兒女捧在手心裡,但卻也是最不肯放手的父母。兒女小時,捨不得兒女摔倒;兒女大了,結婚生子後,父母還總是替孩子做錯事找籍口。父母什麼都管,不論事業、生活、感情,捨不得他們遭受一點點挫折。等到兒女到了中年,如果婚姻不幸福,甚至有年邁的父母難過的對我說:「我是不能死的,女兒不離婚,天天受女婿的折磨。我一死,她沒有了保護,她也會活不下去了!」。

古語說「慈母多敗兒」,放不下的父母天下到處都是,不給兒女解決自己危機的機會,他們當然失去這個能力。

一個人得經過不斷地學習和磨練才能真正獨立,強化自己生活自理的能力。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之中,父母除了該給的兒女最好教育外就是要適時地給他們面對外在的壓力。千萬不能捨不得,不能搶著替他擋子彈,不能有求必應。因為適度的壓力絕對會帶來許多正面的影響。所有的教育心理研究指出,適度又適時的壓力會使人學習振奮,產生警覺性,增進學習動力和人際關係,更會追求成功,對未來人生也會憧憬,生命更有意義,身心更為健康。

小時候,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而是生活中真實出席的父母,當孩子面對壓力,能及時照顧他們的情緒,想出不同方法給他們力量,默默地又持續地,找到他們的志趣,不懈地鼓勵他們走出去,支持他們面對自己的問題,他們遇到挫敗,自己才會不懈地再度出發!

世界轉變太快,身為父母,眼看著長大的兒女一步步邁進一個離父母不再熟識的世界,外面的文化,外面的遊戲規則父母都不太懂。而這些兒女也深刻體會無論父母有多少的學識和智慧,都已經無法用個人的經驗來教導他們了。所以,不論父母如何努力經營,父母的成功經驗對子女可能都用不著,很容易成為他們的跘腳石。養尊處優的孩子一遇失敗,就易倒地不起,就是此理!

事實上,父母不是永遠都得為兒女負責的。父母的言行,絕對會影響兒女一生。所以前面的A夫婦不能一味地要求兒女事業人生到達自己期望,要尊重他們的志趣。父母能否能不以兒女一時的失敗為自己的失敗?能夠學會尊重他們是個有思想,有獨特感覺的獨立個體?父母能否學會和兒女做朋友,雙方彼此學習,學著從兒女身上學到東西?讓他們走自己的人生道路吧。不放手的父母,兒女永遠是走不遠的。

...作為父母的人可以疼愛自己的子女。但是真實的人生沒有一個父母可以幫助兒女一輩子。兒女遲早都得學會要對自己負責。在兒女羽翼未豐前,父母可以依照兒女的興趣,從旁扶持,依他們自己志趣修學謀生才能。但是遲早都得兒女自己學會如何立足世間,而且越早越好!

不要以為給自己的兒女都上了長春籐大學,就以為兒子可以勝任總裁工作。忽視了孩子要有自己的成長軌跡,萬萬不能揠苗助長其實一個人的成長都會有必然的歷程。中間一定要經過挫折,由挫折中學到的經驗才會應用。生命之中必需有失敗壓力,對抗的方法也必需自己找出壓力來源,消除它,克服它才是真正的紓壓。王安本人,經過中國到美國,自身所遇困難就是書本上沒有的,他都一一面對,這就是他的才能和動力。王烈自幼生長在優渥家庭,習慣於有求必應,又沒有真正天生的意願,早已失去公司危機處理的能力。

其實王安的一生經驗,已經給很多後進又成功的華人企業家警愓倒有了極正面的影響。台灣著名第一大企業家郭台銘,和另一位台灣推崇的施振榮,他是台灣宏基 Acer 電腦的創辦人。他們兩家,和所生的兒女們都積極參與慈善公益事業。兩位成功企業家完全沒有要兒女參與任何他們一手打拚的事業。鼓勵兒女擔起關懷社會重責,不再走父子相承而走向龐大事業淘汰的命運。 

華人父母大都是很用心的好父母。每位在北美移民來的父母都是最為重視兒女一生的前途才來這裡。加上晚婚又少子,父母將兒女個個捧在手心,但也是最不會放手的父母。兒女小時,捨不得兒女摔倒。兒女大了,結婚生子,還是有父母在我診所,總替孩子做錯事找籍口,父母什麼都管,不論事業,生活和感情,捨不得他們遭受任何挫折。 

難怪古人說過「慈母多敗兒」 .......

...難怪古人說過「慈母多敗兒」,多大的人都得經過不斷地學習和磨練才能真正獨立,強化自己生活自理的能力。等到兒女到了中年,如果婚姻不幸福,年邁的父母甚至難過得說,「我是不能死的。可憐女兒不離婚,但是天天受女婿的折磨。我一死,她沒有了保護,她也活不下去了!」。這樣子放不下的父母到處都是。不給兒女自己解決危機的能力,他們當然就遲早失去這能力。

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之中,父母除了該給的兒女最好教育外就是要適時地給他們面對外在的壓力。千萬不能捨不得,不能讓步而搶著替他做,不能有求必應。因為適度的壓力絕對會帶來許多正面的影響。所有的教育心理研究指出,適度又適時的壓力會使人學習振奮,產生警覺性,增進學習動力和人際關係,更會追求成功,對未來人生也會憧憬,生命更有意義,身心更為健康。

其實小時候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而是真實出席的父母,當孩子面對壓力,而是能及時照顧他們的情緒,想出不同方法給他們力量,默默地又持續地,找到他們的志趣,不懈地推他們出去,給予支持他們面對自己問題。他們才會遇到挫敗,自己學會堅強地再度出發!

世界轉變太快,身為父母,眼看著長大的兒女一步步邁進一個離父母不再熟識的世界,外面的文化,外面的遊戲規則父母都不太懂。而這些兒女也深刻體會無論父母有多少的學識和智慧,都已經無法用個人的經驗來教導他們了。所以,不論我們如何努力經營,我們的成功對他們可能都用不著,都很容易成為他們的跘腳石。養尊處優的孩子一遇失敗,就會倒地不起就是此理!

事實上,父母不是永遠都得為兒女負責的。父母的言行,絕對會影響兒女一生。所以前面的A夫婦不能一味地要求兒女事業人生到達自己期望,要尊重他們的志趣。父母能否不以兒女一時的失敗為自己的失敗。能夠學會尊重他們是個有思想,有獨特感覺的獨立個體。父母能否學會和兒女做朋友,雙方彼此學習,學著從兒女身上學到東西,讓他們走著自己的人生道路吧。不放手的父母,兒女永遠是走不遠的。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社會切片》不放手 兒女怎麼走得遠

 

 

arrow
arrow

    恐龍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