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兒子上學,尤其是上中學後,我處於一種掙扎與矛盾中。

我自己是在中國嚴謹扎實而無個性發展的教育體制下長大的,加上學教育出身,深知這個體制的優勢與弊端。我不止一次地驚歎美國教育對人、個體的尊重;對個人自由、個性發展的張揚;對創造力、想像力的鼓勵與培養。這使得一個社會始終處於一種生機勃勃、領先發展的狀態。

在這一體制下,人們會有夢想和條件去跨越前人、超越今人,可按自己的興趣、願望去尋找自己的一片天空。因此,做木匠的,為自己的精美手藝自豪;開公共汽車的,業餘是鳥類專家。而在中國,學校、老師、家長都希望學生永遠能在前三名,拔尖、上重點小學、中學、大學,大家整齊畫一往前走,沒有想過,沒有時間去考慮孩子的興趣、願望、愛好。我從不否認中國教育的扎實,比如一個數學概念,我們用大量的練習把它搞懂。我曾聽過一個故事,在一個實驗室,對一個簡單的二位數加法題,中國學生心算一下,就得出結論;美國學生則找來計算器,啪啪摁出結果。中國學生又驚異又好笑,這麼簡單的題還用得著計算器;而美國學生不以為然,可以用計算器,幹嘛還要動腦筋?他寧願用這時間去琢磨一個好玩的遊戲。這也許可以折射中美教育理念的不同。

我師妹兒子在小學一年級時,一天老師甩過來一個研究課題: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就把他給甩到圖書館裡去了。小傢伙在字沒識幾個的情形下,對著這麼大的題目,居然也出了研究報告。他媽媽說,他起碼知道了二次大戰是何時發生結束,有哪些參戰國、誰贏誰輸。我想小傢伙下次就會知道怎麼查考中東戰爭,怎麼查考鄭和下西洋。他學到在大量的資訊中,如何取捨挑選,這種過程是一種能力的訓練與培養。而我們從小得知二次大戰、中東戰爭、鄭和下西洋等等許多歷史,是從課堂書本中接受的現成信息。沒有一個自己去史料中挑選、分析、思考的可能與過程,而恰恰是缺了這個過程,就缺了一種自由精神、分析判斷能力的培養。而這種精神與能力,對一個國家、民族各個領域的進步發展,是多麼重要與寶貴。

回過頭來看看,能憑自己的能力奔到美國來的中國人,不是各行精英,也是得有幾刷子的人物。他們是中國教育制度的受益者,因為有了出色的學習成績,才能拿到獎學金,才能在美國的大學繼續深造,爾後有娘子、兒子、票子、車子、房子。所以,大多數華人對子女的教育抓得很緊,希望下一代也能步自己後塵,甚至超過自己。周圍幾乎每個中國家庭,不論租房買房,學區是第一考慮的要素。每個Party上,張家女兒得了州數學冠軍,趙家兒子又獲鋼琴大賽頭獎,都是大家羡慕的話題。而王家老大上了哈佛,李家千金去了麻省理工,更是眾人仰望的目標。此時此刻,我也常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慨與慚愧。

腦子清醒時,我明白,當初把孩子帶到美國,就是希望他能在一種合理科學的教育體制下,自由、健康、快樂地成長,先學做人,做個身心健康的人,然後再談成才。其實,我已經看到也體會到,在美國,一個人的成功,絕非以成績好壞、名校與否、出身高低、貧富貴賤來衡量、定義。況且,在美國,有太多條路,可以讓你走向成功;而非只是哈佛標誌成功。可是,面對周遭華人嘰嘰喳喳的談論,面對兒子「不爭強好勝」時的狀態,我的心又揪起來了。不放心,不放心哪!

中國家長、老師對學生,往往是從「理性」出發,在肯定孩子的優點之前,先把孩子的不足、缺點、要注意、應改進的地方梳理一遍,尤其在家長會上當著孩子的面,並且常常是批評完了,已經氣得夠嗆,哪還有心情去發掘優點表揚一番;而美國的家長老師,則往往從「感性」出發,把能夠找到的芝麻大的優點都變成西瓜大的優點,而大大地表揚一番,在家長會上,連「希望」這字都沒有(對訓練有素的我們,「希望」兩字就是批評,是要改進提高的一種婉轉的表達方式)。每次家長會,大家和和氣氣,高高興興,孩子們更是興高采烈、喜氣洋洋,像是參加頒獎會。有一次,我訓完兒子,看他耷拉著腦袋,覺得挺可憐的,就想找找他的優點,表揚一下,提高他的自信心。可我苦思冥想,絞盡腦汁居然想不出他有什麼優點,浮現在腦海裡的儘是讓我生氣失望的缺點,什麼不爭強好勝、做事不認真、不精益求精、偷懶等等等。完了,我自己都覺好笑,他就沒有優點?

說實在的,他的這些缺點著實讓我頭疼。有時他回家拿張考卷讓我簽字,一看「B」。詢問為何,答曰:忘寫什麼什麼了,很不以為然的樣子。媽媽的火苗就開始串騰了。再問,再答:班裡也就兩個人得A,我後面還跟著一串,還有C、D呢。火苗開始變成中火了:那你這麼就不想著把自己變成兩個A中的一個呢。答曰:哎呀,幹嘛非要得A呢?今天這樣也挺不錯的。中火變成大火:原則性問題—做錯題可以原諒理解,可是態度不端正,思想裡沒有意識到粗心的危害性,更何況沒有上進心、不思進取、不精益求精,這將來還有可能攀越事業高峰嗎?

一頓訓斥,一場爭執,大家不開心,下回還是老方一帖:因為粗心,扣了一堆分。還有就是他管不住自己,一上網玩遊戲,就不知今夕是何年了。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爭分奪秒在做數學啦,練琴啦,可兒子穩坐「遊戲船」,看看兒子的專心勁兒,這個媽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呀!可是皇帝不急急煞太監,幹什麼都慢慢悠悠不著急。一次,他上空手道的課,第一次練習單腳劈木板,大家席地而坐,輪流上場。可該他了,他就往後讓,讓了四、五個人了,不急。可在一邊觀看的我急了,不管不顧地喊了他一嗓子,他回頭瞄我一眼,還是穩穩地坐著。嘿,這傢伙。另外,這不聽調遣、不從安排的事兒更多了。光是每天下午放學後的Schedule,我就定過幾張,但一次也沒認真執行過。

冷靜時,細細想,這些缺點也說不定是優點。他不爭強好勝,容易滿足,其實也不錯。這樣平和不爭,遇事就不會想不開,自己把心態就調整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哪能事事第一?想想自己這一代人,從小到大,爭強好勝,多辛苦呀。結果又如何?知足是福,隨遇而安,古人已教育我們多少年了。我常常拿李家女兒鋼琴如何棒、張家兒子數學如何厲害來教育他,而他的反應則是:媽媽,你怎麼可以把所有人的優點拿來和我一個人比呢?這樣不公平,這說明他的思維反應是正確的。

他在空手道課堂上要挪後上場,他解釋說:他在觀察別人怎麼踢。第一為避免危險與傷害,要看看別人踢了有事沒事;第二他要從別人的動作上,找到哪個點哪個角度最容易成功。最後他覺得有把握時上場了,踢了兩腳:第一腳,屬試探,感覺一下力度與角度;第二腳,實質性的,一腳到位,把木板踢成兩半。他的述說,他的觀察,說明他有心計、有思考、有分析,做事不貿然。

還有他的課後安排。一天,他忍不住對我說,你能不能讓我自己來安排,我會安排好,控制好我自己。保證做完作業,還有玩的時間。你的安排讓我做作業也不情願,玩遊戲也不痛快。好,給你機會試試。想想他已是初三的學生,該為自己做主,並承擔責任與後果。這也說明他長大了。雖然我偷偷檢查了幾次,他都在玩遊戲,但晚上他報告說作業都做完了。好,第一步完成了,我還得給他加點碼:額外做些作業。我想他會答應的。

他挺有自己的想法的,一次,我去學校參加關於青少年性教育課的會。聽到會上說,美國青少年的約會時間從14歲就可開始了。心裏有點擔憂:還是晚點吧,可兒子怎麼想呢?一問,他說,我們是中國人,和他們美國人不同。我也看了班裡有這樣的男女朋友,今天好,明天又不好了,沒意思。再說,這樣又浪費錢又浪費時間,不值。哈,我心裡的15只水桶全放下了。

兒子也挺有商業頭腦的,一次學校組織去郊遊,事先他買了些口香糖。在回校的巴士上,大家又渴又餓,他不失時機地掏出了準備好的口香糖,一小塊一小塊地賣給需要的人。他買的一盒口香糖大約一塊多,他賣了七塊多。錢不多,但知道動腦筋,懂得抓住商機,不錯。他還靠幫人割草、教小朋友鋼琴掙零花錢。

是呀,其實,想想我的兒子還有很多優點,比如對人善良、寬厚;興趣廣泛;喜歡動物,喜歡做動物昆蟲標本;擅長畫畫;動作靈巧,常常在以智以靈活取勝的遊戲中最後被淘汰;他做的書非常精美漂亮;喜歡收藏,像郵票、書籍雜誌什麼的;他愛游泳、打網球、滑雪;他愛旅遊,愛參觀博物館;他常常有自己的見解,不隨大流,但不較真兒。

下面是他對學校做的關於青少年問題的一項調查的回答:

關於限制類的成人電影怎麼看?——必須有這個冒險,因為將要面對,總有機會看到的。

對今天青少年的服飾風格怎麼看?——O.K. 但不會持久,因為新的潮流又會來。

對身上刻字、圖,還有染發怎麼看?——我個人不喜歡,因會使我不舒服,但我認為是人們想要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

對說髒話、俚語怎麼看?——我想他們這樣說的時候,可能想都沒想,就這麼順口出來了。這是受家庭、朋友的影響,潛移默化的結果。

對在公告場合示愛怎麼看?——不,A BIG NO! 他們可以去個房間或在家裡,而不要在公共場合。

對同居怎麼看?——這很有趣,這是因為一對男女可能相愛,但又不想做更大的承諾而這樣做了。

怎麼樣?有思想吧。我把這些寫下來,也是給自己鼓勁,要常常看到兒子的優點長處,尤其是在生他的氣的時候拿出來看看,消消火。

其實,我心裡一直是希望孩子首先做一個善良、誠實、正直、有責任的人,一個健康、快樂的人,一個有興趣、有情趣的人,一個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享受生命的人,一個懂得創造生活、欣賞生活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事業有成的人,一個被社會認為是個成功的人。(注意我的排列順序,先做人,再成才——如有可能的話。)

在美國,一個人有很多機會、很多可能、很多方式、很多階段,可以成功。或許一路順風,好成績好學校好工作好生活,成為諾貝爾獎得主或候選人,一路凱歌高唱。我們從中國的經驗模式,覺得這一路是可視的、保險的,是成邏輯順序走下去,必然走得通的。所以也是我們許許多多華人家庭所希望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陽光大道。可幾率有多少?讀了哈佛又如何?不少華人子女讀上名校,卻得了憂鬱症,甚至自殺的例子已有不少。即使讀完畢業,到了社會上,就能成為棟樑、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嗎?

你內心的成功是什麼?你的幸福指數是多少?你是否做的是你喜愛做的事?是否是對社會對人類有用有益的事?是否對人對己都好都快樂都幸福?如果答案是正面的,那你就應該是個成功的人。我想,這個成功比第一種成功更有價值,細細想想,不是嗎?那麼,做個木匠、理髮師、修車、蓋房、消防員,只要對社會有用,做好了,自己感覺幸福快樂,能自食其力或養家糊口,就是成功。

上帝創造了天地世界。在浩瀚無垠的天空中,飄散著各種雲彩,有時大,有時小,但它們都在陽光下,在藍天自由地飄蕩,各自有各自的空間,我想,總有一塊雲彩屬於你自己。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親子話題》理性vs 感性 育兒很糾結

 

arrow
arrow

    恐龍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